半夜牙疼到睡不着,喝冰水突然酸到牙根发软——这些经历很多人都不陌生。牙体牙髓病看似小问题,但如果不及时治疗,轻则影响咀嚼,重则引发面部感染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牙体牙髓病该怎么治,哪些误区要避开。
简单来说,牙体指的是牙齿硬组织(牙釉质、牙本质),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“活组织”,包含血管和神经。当牙齿蛀坏到深层,或者因为外伤、隐裂导致细菌入侵牙髓,就会引发炎症。这时候常见的症状就是:吃饭时突然刺痛、半夜自发性跳痛,甚牙龈肿包流脓。
很多人误以为“牙疼不是病”,忍几天就过去了。但牙髓一旦发炎,基本无法自愈。拖延治疗只会让炎症扩散,后可能整颗牙保不住,连累邻牙也要遭殃。
1. 浅龋早补,省钱又少受罪 如果蛀牙只停留在牙釉质或浅层牙本质,医生简单清理后就能用树脂材料补上,全程,费用也低(200-500元)。但若拖到牙髓暴露,就必须做根管治疗了。
2. 根管治疗≠拔牙!拯救天然牙的后机会 当牙髓感染坏死,医生会清除腐质和病变牙髓,用牙胶尖填塞根管(相当于给牙齿做“内部消毒”),后套上牙冠保护。整个过程需要2-3次就诊,费用根据牙位不同约2000-5000元。虽然价格高些,但比种牙便宜多了。
3. 这些情况可能保不住牙 如果牙根折断、牙周组织大面积,医生才会建议拔牙。此时要及时做种植牙或镶牙,避免邻牙倾斜导致咬合紊乱。
Q1:根管治疗疼不疼? 现在都配备麻醉技术,治疗中几乎没有痛感。少数人术后可能有轻微胀痛,1-2天会自行缓解。
Q2:治疗完能管多久? 规范操作的根管治疗超90%,配合牙冠保护用10年以上很常见。关键是要定期检查,别咬硬物。
Q3:为什么有的诊所收费特别低? 可能省去了关键步骤,比如没用橡皮障隔离唾液、根管填充不到位,后期容易复发感染。
Q4:治疗后牙齿变脆怎么办? 失去牙髓的牙齿确实更脆弱,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强调要做牙冠——就像给牙齿戴“头盔”防裂。
Q5:能刷吗? 补牙、拔牙等项目通常可报销部分费用,根管治疗和修复类项目需当地政策。
想远离牙体牙髓病,记住这3招: 1. 每年洗牙1-2次,及时发现早期龋齿 2. 刷牙时用含氟牙膏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 3. 避免用牙开瓶盖、咬冰块等作死行为
如果已经出现冷热敏感或咬合不适,别等疼到受不了才看医生。越早治疗,花的钱越少,受的罪也更轻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拍片检查,几十块钱就能给牙齿做个“体检”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。
(本文由从业10年口腔健康编辑撰写,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方案请以医生诊断为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