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指南:家长必须知道的6个护牙常识
每次看到小朋友捂着腮帮子说牙疼,作为从业多年的牙科工作者都特别揪心。其实很多儿童牙齿问题,完全可以通过早期预防来避免。今天就和大家,那些关于儿童牙科的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事。
一、乳牙很重要,别等换牙才重视
很多家长觉得:"反正乳牙要换,坏了也没关系"。这个观念真的要改改了。健康的乳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咀嚼和发音,还为恒牙的生长"占位置"。如果乳牙过早脱落,旁边的牙齿会歪过来,导致恒牙没地方长,将来矫正更麻烦。
建议: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,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。
二、防龋要趁早,刷牙有讲究
3-4岁是龋齿高发期,但很多家长给孩子刷牙的方式其实是错的。比如横着大力刷、只用清水漱口、让孩子自己随便刷几下...
- 0-1岁:用纱布蘸温水清洁牙龈
- 1-3岁:家长用指套牙刷帮助清洁
- 3-6岁:孩子自己刷完后家长要补刷
含氟牙膏要选儿童专用款,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,3-6岁用豌豆大小。
三、这些饮食习惯伤牙
临床发现,很多孩子的龋齿和饮食习惯直接相关:
- 夜奶后不清洁(尤其是配方奶)
- 频繁吃粘性零食如软糖、饼干
- 把酸性饮料当水喝
- 喜欢含饭、睡前吃东西
建议在两餐之间吃零食,吃完及时漱口。1岁后要戒除夜奶习惯。
四、换牙期要注意的5个信号
6-12岁是换牙关键期,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及时看牙医:
信号 | 可能的问题 |
---|---|
乳牙迟迟不掉 | 影响恒牙萌出 |
新牙长歪 | 可能需要早期干预 |
牙齿特别拥挤 | 颌骨发育不足 |
地包天面容 | 需要早期矫正 |
长期口呼吸 | 影响面部发育 |
五、看牙医的正确打开方式
很多孩子害怕看牙,其实是家长准备不足:
- 次看牙好在1岁前,建立熟悉感
- 平时可以通过绘本、玩具降低孩子恐惧
- 不要说"不疼""别怕"这类暗示性语言
- 治疗前避免让孩子过度疲惫或饥饿
现在很多儿童牙科诊所都有温馨的就诊环境和儿童专用设备,家长可以提前实地考察。
六、关于窝沟封闭的
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有效的方法之一,但家长常有几个误区:
- 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做,要由医生评估
- 佳时间是恒磨牙完全萌出后(6-8岁)
- 做完后仍需定期检查补封
- 不能替代日常刷牙和用牙线
孩子的牙齿健康,真的是都耽误不得。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掌握这些基础知识,让孩子从小拥有健康的牙齿和灿烂的笑容。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分享给更多家长朋友。
(本文由XX口腔儿科医师指导撰写,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诊疗请遵医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