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在家长群里经常看到这样的讨论:“孩子才5岁就有蛀牙了怎么办?”“乳牙坏了需要治疗吗?”这些疑问背后,折射出许多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与焦虑。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,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咀嚼功能和面部发育,更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建立。

与相比,儿童的口腔环境更为特殊。乳牙的牙釉质较薄,矿化程度低,抵御蛀牙的能力较弱。加上孩子们喜欢吃甜食、零食,刷牙时又容易敷衍了事,这些因素都让小朋友成为蛀牙的高发人群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家长认为“乳牙反正要换,坏了也不用治”,这个观念需要改变。乳牙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,提前脱落的乳牙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,甚影响颌骨发育。

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到儿童口腔科检查:
进食时突然喊牙疼,或回避用某侧牙齿咀嚼;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褐色斑点;牙龈红肿、出血;经常咬嘴唇或吐舌头;新牙已长出而乳牙还未脱落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即使没有明显症状,孩子也应该每3-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。的儿童口腔医生能够发现家长难以察觉的早期问题,比如隐匿的邻面蛀牙、咬合关系异常等。

在饮食方面,控制甜食摄入频率比控制总量更重要。尽量让孩子集中时间吃甜食,避免全天候零食不断。吃完甜食后及时漱口,减少糖分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。
刷牙方法需要家长孩子7-8岁。选择小头软毛的儿童牙刷,使用含氟牙膏,每天早晚各刷一次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,可以采用“膝对膝”的姿势,两位家长配合帮助清洁牙齿。
防护措施包括窝沟封闭和局部涂氟。窝沟封闭相当于给牙齿的咀嚼面穿上防护衣,阻止细菌和食物残渣进入深层的窝沟。局部用氟则能增强牙齿表面的抗酸能力,促进早期蛀牙的再矿化。

现在的儿童口腔科诊室已经与传统的牙不相同。环境布置得温馨有趣,墙上贴着可爱的卡通图案,候诊区放着绘本和玩具。医生会采用适合儿童的心理引导方式,用“给小牙洗澡”“牙齿超人打怪兽”等比喻,消除孩子的恐惧感。
治疗过程中,医生会采用操作技术,严格控制治疗时间,孩子在轻松状态下完成诊疗。对于特别紧张或需要复杂治疗的孩子,还可以选择舒适的镇静下治疗。
保护牙齿不仅仅是医生的事,更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培养。让孩子尽早建立“牙齿健康档案”,记录每次检查和治疗情况。通过绘本、动画等方式,让孩子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。
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做身体检查一样自然。当孩子配合完成诊疗后,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让他们更愿意接受下一次检查。
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家长、孩子和医生的共同努力。从颗乳牙萌出开始,到恒牙完全替换,这十余年的精心呵护,将为孩子一生的口腔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让我们携手守护每个孩子的灿烂笑容,让他们都能自信地展示健康洁白的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