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不少患者反馈"补完牙更难受了",明明是为了解决蛀牙问题,结果却出现冷热敏感、咬合不适的情况。这往往与材料选择不当或操作不规范有关。今天我们就来补牙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。
当牙齿出现以下3种情况时,建议尽快补牙:
1. 牙齿表面出现黑线或褐色斑点,这是早期龋齿的表现
2. 进食时偶发酸痛感,特别是吃甜食后疼痛明显
3. 肉眼可见的牙洞,用牙签探入时有明显的卡顿感
但要注意,不是所有变色都需要补。有些色素沉着通过洗牙就能解决,过度治疗反而会损伤健康牙体。
目前主流补牙材料有3种:
· 玻璃:适合儿童乳牙修补,含氟能防蛀,但美观度较差
· 复合树脂:颜色接近真牙,适用于前牙修复
· 银汞合金:后牙常用,强度高但影响美观
很多患者抱怨补牙后敏感,问题常出在材料选择上。比如后牙用了树脂材料,可能因强度不足导致反复脱落;前牙用了银汞材料,会出现难看的金属色。
正常补牙后可能有1-2天的轻微敏感,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警惕:
1. 持续一周以上的自发疼痛:可能是没清理干净的蛀牙继续发展
2. 咬合时特定位置疼痛:补牙材料过高导致咬合创伤
3. 补牙边缘发黑:材料与牙齿出现微渗漏
遇到这些问题要及时复诊,医生可以通过调磨咬合、更换材料等方式解决。千万不要自行用锉刀打磨,这会牙齿结构。
规范的补牙应该包含5个步骤:
1. 检查:通过探针和X光片确定蛀牙范围
2. 去腐质:用涡轮机清除被腐蚀的牙体组织
3. 消毒处理:用专用药剂清洁窝洞
4. 充填材料:分层填入补牙材料并光照固化
5. 精细抛光:调整咬合并打磨光滑表面
很多快速补牙会省略消毒和抛光步骤,这是导致继发龋和材料脱落的主要原因。
刚补完牙的24小时内要避免:
· 用补牙侧咀嚼硬物
· 饮用过冷过热的饮料
· 吃黏性大的食物如年糕
平时要注意用牙线清洁补牙边缘,每半年检查一次补牙情况。特别是树脂材料,使用3-5年后可能出现老化,需要及时更换。
当蛀牙出现以下状况时,可能需要先做其他治疗:
1. 龋坏接近牙髓:要先做垫底保护神经
2. 大面积缺损:需要考虑嵌体修复
3. 伴有牙髓炎:需先做根管治疗
有些诊所为了节省时间直接补牙,会导致后续牙齿剧烈疼痛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要求医生展示治疗前后的牙齿X光片对比。
北京地区开展补牙项目的正规医院包括:北京大学口腔医院、首都大学北腔医院、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等。不同材料的价格区间为:玻璃150-300元/颗,复合树脂300-800元/颗,嵌体修复1500-4000元/颗。
记住,补牙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牙齿状况的材料和治疗方案。建议提前与医生详细沟通可能出现的情况,避免事后产生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