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牙周病,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远,可一旦出现牙龈出血、口臭甚牙齿松动的情况,就不得不重视了。今天咱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略却危害不小的口腔问题——牙周病!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日常刷牙不、牙结石堆积,会让细菌在牙龈边缘安家,时间久了,牙龈红肿、出血就成了“家常便饭”。如果放任不管,细菌还会继续向下攻击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早期可能只是刷牙时牙龈出血,或者总觉得口腔有异味;发展到中期,牙龈会萎缩,牙齿看起来变长,冷热敏感;到了晚期,牙齿会摇摇晃晃,咬东西无力。如果你有这些症状,建议尽早去正规口腔机构检查。
除了口腔清洁不到位,吸烟、糖尿病、熬夜等也会加速牙周病发展。另外,有些人天生牙龈较薄,抵抗力弱,更容易中招。不过别慌,牙周病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!
轻度牙周病通过洗牙、龈下刮治就能有效控制;中重度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或牙周手术。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,别等到牙齿保不住了才后悔。
1. 每天少刷牙两次,学会用巴氏刷牙法,别忘刷舌头;
2. 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,这是牙刷够不到的死角;
3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清除顽固牙结石;
4. 戒烟限酒,少吃黏性大的甜食;
5. 牙龈:洗干净手指轻轻打圈牙龈,促进循环。
误区一: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凉茶就行?
错!持续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信号,需要处理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洗牙只是清除本就存在的牙结石,牙缝变大说明结石已经了牙龈。
误区三:老了都会掉牙,不用治?
健康的牙齿可以陪伴终身,掉牙多是牙周病未及时治疗的结果。
孕妇、糖尿病患者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,牙周病进展更快,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。比如孕期牙周病可能增加早产风险,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。
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树根周围的土壤。土壤流失了,树再高大也会倒下。从今天起认真清洁牙齿,发现问题及时就医,才是对自己口腔健康负责的态度!如果对牙周治疗有疑问,建议口腔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猜你喜欢:
《牙齿矫正的佳年龄是几岁?》
《蛀牙补牙用什么材料更耐用?》
《智齿到底该不该拔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