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紧张和抗拒。作为一项常见的口腔治疗,拔牙其实没有想象中可怕。今天我们就来拔牙那些事,帮你消除顾虑,做好充分准备。
牙齿不是想拔就拔,医生会严格评估后给出建议。常见的拔牙情况包括:龋坏无法保留的牙齿、阻生智齿引发反复发炎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、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等。如果医生建议拔牙,通常说明保留这颗牙的弊大于利。
首先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建议提前1-2天预约。女性应避开经期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好指标。拔牙当天记得吃饱饭,因为术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。别化妆,方便医生观察面色变化。提前准备好冰袋和流食,术后会用得上。
现在普遍采用麻醉技术,打麻药时会有轻微刺痛,类似被蚂蚁叮咬。3-5分钟后麻醉起效,整个拔牙过程基本无感。对于特别紧张的求诊者,有些机构还镇静服务。医生会根据牙齿位置和难度,选择钳拔、微创拔牙或手术拔除等方式。
棉球要咬紧40分钟帮助止血,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。前两天冰敷可以减轻肿胀,后三天热敷促进。饮食要温凉软烂,避免用拔牙侧咀嚼。如果出现持续出血、剧烈疼痛或发热,要及时复诊。大多数人3-5天就能正常饮食。
很多人觉得拔牙伤身体,其实单颗牙拔除对健康影响很小。还有人认为智齿不疼就不用拔,但埋伏的智齿可能悄悄邻牙。另外要提醒的是,民间流传的"线绳拔牙""醋泡牙根"等方法极其危险,千万不能尝试。
高血压患者血压需控制在160/100mmHg以下;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在8.88mmol/L以内;孕妇除非紧急情况,一般建议孕中期处理;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。有任何基础疾病都要提前告知医生。
24小时后可以轻柔刷牙,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。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泡热水澡。期间如果出现"干槽症"(剧烈疼痛伴异味),要及时就医处理。一般1-3个月牙槽骨就能长平,这时就可以考虑种植牙或镶牙了。
记住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拔牙变得舒适。选择的医生,做好术前沟通和术后护理,就能顺利完成治疗。如果你的牙齿确实需要拔除,不必过度担忧,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引发更多口腔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