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优惠

儿童牙科护理全指南:家长必知的7个关键点

发表于 2025-06-22 14:27:05 阅读量:1000+

儿童牙科护理全指南:家长必知的7个关键点

每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,家长才想起该带他们看牙医——这种场景在很多家庭反复上演。事实上,儿童牙齿健康需要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关注。作为从业15年的儿科牙医,我想用直白的语言,帮家长们理清儿童护牙的重点。

乳牙的重要性超乎想象

乳牙的重要性超乎想象

很多家长觉得"反正会换牙,乳牙坏了没关系",这个观念害了不少孩子。乳牙要陪伴孩子6-12年,它们不仅影响咀嚼发音,还像占位符一样为恒牙预留位置。如果乳牙过早脱落,相邻牙齿会倾斜移位,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临床上见过太多因为乳牙龋坏,导致后期花数万元做牙齿矫正的。

刷牙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

从宝宝出生后就可以用纱布清洁牙龈,颗牙齿冒头就该用婴儿牙刷。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3-6岁用豌豆大小。建议家长帮孩子刷牙到7岁,因为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要到这个年龄才能完成有效的刷牙动作。见过太多5岁孩子自己刷牙,结果后槽牙全蛀的情况。

喂养方式直接影响牙齿健康

喂养方式直接影响牙齿健康

奶瓶龋在门诊太常见了。含着奶瓶睡觉、频繁夜奶都会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液中。建议1岁开始戒夜奶,1岁半过渡到水杯。零食方面,粘性强的饼干、糖果比巧克力更具性,因为它们在牙齿上停留时间更长。有个小窍门:吃完零食后让孩子喝几口清水,能减少食物残渣残留。

窝沟封闭的佳时机

窝沟封闭的佳时机

当孩子后槽牙完全萌出时(通常是6岁和12岁左右),牙面那些深深的沟壑容易藏污纳垢。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衣,整个过程不磨牙、无疼痛,却能降低80%的龋齿风险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牙齿已经出现黑点或龋洞,就不适合做封闭了。

儿童看牙的恐惧这样化解

儿童看牙的恐惧这样化解

建议在孩子1岁前完成牙科检查,这时的接触主要是熟悉环境。很多家长等到孩子牙疼才来,这时候的疼痛记忆会加重恐惧。我们诊所会通过"Tell-Show-Do"的方式:先讲解工具(比如称探针为"牙齿小拐杖"),再演示操作,后才实施治疗。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说"别怕,不会疼",这会反而强化恐惧心理。

这些信号提示需要看牙医

除了常见的牙疼、塞牙,有些情况容易被忽视:夜间磨牙可能导致牙齿磨损,口呼吸可能影响颌骨发育,乳牙迟迟不掉可能阻碍恒牙萌出。特别提醒:牙齿外伤(哪怕没出血)好24小时内就医,很多隐裂需要设备才能发现。

换牙期的常见问题应对

6-12岁是牙齿"更新换代"的关键期。如果新牙长出而乳牙未掉,不要自己硬拽,需要牙医评估是否需要拔除。门牙萌出时像"八字"分开是正常现象,随着旁边牙齿长出会自然调整。这个阶段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我们称之为"牙齿的生长发育监测"。

儿童牙科的核心是预防大于治疗。从出生到青春期,不同阶段有各自的护牙重点。与其等出现问题再解决,不如从现在开始建立科学的口腔护理习惯。毕竟,健康的牙齿不仅关乎美观,更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。

资讯更多>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