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总出血?牙龈红肿还伴有口臭?这可能是牙周病在作祟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少之又少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牙周病的起因很简单:牙菌斑堆积。当食物残渣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,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形成牙菌斑。如果刷牙不,牙菌斑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发炎。从初的牙龈出血,到后期牙齿松动,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年。
很多人觉得牙周病只是小问题,殊不知它带来的危害远超想象:
1. 牙齿提前"退休":牙周组织被后,原本牢固的牙齿会逐渐松动脱落。临床数据显示,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。
2. 影响全身健康:口腔细菌可能进入循环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。
3. 消化系统受累:牙齿松动导致咀嚼功能下降,长期可能引发等问题。
4. 社交困扰:持续的口臭问题会影响人际交往,造成心理压力。
5. 治疗费用增加:早期治疗简单便宜,发展到晚期可能需要花费数万元做种植牙。
牙周病的发展是个渐进过程,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提高警惕:
- 刷牙时牙龈出血(非外伤导致)
- 牙龈红肿、疼痛
- 口臭明显且持续存在
- 牙齿敏感冷热酸甜
- 牙齿出现松动或移位
预防牙周病其实并不难,关键是要做到:
1. 正确刷牙:每天少2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,特别注意清洁牙龈边缘。
2. 定期洗牙:每6-12个月做一次洁治,清除普通刷牙难以去除的牙结石。
3. 使用辅助工具:牙线、间隙刷能有效清洁牙缝,减少菌斑堆积。
如果确诊牙周病,别慌,现代医学有完善的治疗方案:
早期:通过洁治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和牙结石,配合药物治疗。
中期:可能需要进行牙周翻瓣手术,清理感染组织。
晚期:牙齿松动的可能需要拔除后做修复治疗。
记住,治疗越早开始,越好,花费也越少。
误区1:"牙龈出血是因为上火"
:持续牙龈出血多是牙周炎症的表现,需要治疗。
误区2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
:洗牙只是清除原本填满牙缝的牙结石,感觉牙缝变大恰恰说明治疗及时。
误区3:"牙齿松动就一定要拔掉"
:轻中度松动通过系疗是可以保留的,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牙齿。
工作再忙也别忽视口腔健康。建议在办公室准备旅行装牙具,午餐后简单清洁;设置手机提醒,每半年预约一次口腔检查;戒烟限酒,减少对牙龈的刺激。
牙周病虽然常见,但完全可防可控。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检查,就能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。记住,对待牙周病好的态度就是:早发现、早治疗、早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