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"牙齿沉默"。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的地基出了问题,牙齿周围的牙龈、牙槽骨等支撑组织被。开始可能只是牙龈红肿(牙龈炎),如果不及时处理,就会发展成更的牙周炎,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如果牙刷毛上经常带血丝就要注意
2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会产生硫化物,普通漱口水难以消除
3. 牙龈肿痛:牙龈颜色变深红,触碰时有疼痛感
4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的牙根暴露
5. 吃东西无力:随着牙槽骨吸收,牙齿咬合会变得松软
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主要原因——刷牙不、不用牙线、不定期洗牙都会让牙菌斑有机可乘。另外,吸烟者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3-6倍;糖尿病患者、孕妇等激素变化人群也更容易中招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研究还发现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影响全身健康,与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存在关联。
步:巴氏刷牙法
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振动清洁,每天少早晚各一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电动牙刷的清洁效率通常比手动高30%。
第二步:善用清洁工具
牙线能清除牙缝中70%的菌斑,冲牙器适合戴牙套的人群。注意:牙签不能替代牙线,反而可能损伤牙龈。
第三步:定期护理
即使没有不适,也建议每年做1-2次洁牙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齿也需要清洁。超声波洁治能去除顽固牙结石,抛光处理让牙面更光滑不易沉积色素。
第四步:及时就医
如果已经出现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,需要做系统的牙周治疗。包括龈下刮治、根面平整等,者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或手术。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这是误区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堵塞在牙缝的牙结石,暴露出本来存在的问题。
治疗很痛苦吗?
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择,比如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过程基本。治疗后可能会有1-2天敏感期,避免冷热刺激即可。
能吗?
早期牙龈炎可以完全,已经发展到牙周炎的话,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不再恶化。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牙周病也需要终身维护。
孕妇因激素变化易患妊娠期牙龈炎,孕前做好口腔检查很重要;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慢,更要严格控制牙周炎症;正畸人群要特别加强清洁,建议配备正畸专用牙刷和冲牙器。
记住:牙周病的是不可逆的,但可防可控。从今天开始认真刷牙,定期检查,别等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