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对洗牙这件事犹豫不决:有人说洗牙会让牙齿变松,有人觉得不痛不痒就不用洗。其实,洗牙是口腔健康管理中基础也重要的一环。今天就让我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关于洗牙那些事。
洗牙名称叫"洁治",就是用的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。这些脏东西就像牙齿上的"老垢",日常刷牙很难清除。特别是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结石,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。
想象一下,如果家里的浴室瓷砖缝发黑发霉,单用抹布擦是弄不干净的,需要清洁剂和工具。牙齿也是同样的道理,普通刷牙就像用抹布擦洗,而洗牙则是深度清洁。
即使每天刷牙很认真,也难免会有清洁死角。牙结石一旦形成,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。时间长了容易引发两个问题:一是牙龈炎,表现为刷牙出血、口臭;二是演变成牙周炎,造成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
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。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,牙齿也需要维护。特别是有抽烟习惯、爱喝茶咖啡的人,牙结石形成更快,更需要定期清洁。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其实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。洗掉结石后反而还原了牙齿真实的健康状况。
误区二:洗牙很疼
现在普遍采用超声波洁牙,操作得当基本不会疼痛。个别敏感部位可能会有些酸胀感,都在可忍受范围内。
误区三:洗牙会把牙齿洗坏
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。洗牙器械的工作头是圆钝的,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不是靠"刮"或"磨"。
洗牙后1-2天内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,因为这时候牙龈比较敏感。有些人的牙齿会有短暂的酸软感,这是正常现象,一般3-5天就会消失。
建议洗牙后换用软毛牙刷,刷牙力度要轻柔。可以使用感牙膏,帮助缓解牙齿敏感症状。如果洗牙后出血较多,可以先用淡盐水漱口。
如果你有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安排洗牙: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;牙齿表面有黄色或褐色沉积物;感觉牙齿表面粗糙;有持续性的口臭问题;很久没有口腔检查了(超过1年)。
孕妇、糖尿病患者、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,更应该重视口腔清洁,医生通常会建议这类人群增加洗牙频率。
一定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医疗机构。查看机构是否悬挂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操作人员是否有医师或护士资格证书。现在很多美容院也所谓"洁牙服务",这是不合规的,存在交叉感染风险。
建议提前了解洗牙的具体项目和价格。正规洗牙通常包括口腔检查、全口洁治、抛光等步骤,整个过程需要30-60分钟。如果遇到"5分钟快速洁牙"这样的服务,就要提高警惕了。
很多人把洗牙单纯看作清洁服务,其实它更像是一次口腔健康检查。在洗牙过程中,医生能及时发现龋齿、牙龈问题等,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麻烦。
牙齿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与其等到牙齿出大问题再花大钱治疗,不如从定期洗牙开始,做好预防工作。一口好牙不仅能让我们吃嘛嘛香,更是自信笑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