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孩子看牙医是许多家长容易忽略的事,但儿童牙齿健康远比想象中更重要。一口好牙不仅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营养吸收,还关系到面部发育和发音学习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儿童牙科的那些事,帮家长们避开常见误区。
"反正要换牙,不用太在意"——这句话可能是儿童牙的谎言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要服役长达6-10年。期间如果出现龋齿,不仅会让孩子疼痛难忍,还可能影响恒牙发育。临床中常见因为乳牙早失导致恒牙排列不齐的,后期矫正花费可能是补牙费用的数十倍。
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应该进行口腔检查。迟不要超过1周岁。早期检查能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,还能发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,比如舌系带过短可能影响吮吸和后续发音。
夜奶、含糖食物、刷牙不到位是导致幼儿龋齿的"三件套"。特别是夜间哺乳后不清洁口腔,奶渍整夜附着在牙齿表面,很容易形成"奶瓶龋"。建议1岁后逐渐戒除夜奶习惯,每次进食后饮用少量清水漱口。
儿童牙刷要选小头软毛的,刷头长度以能覆盖2-3颗牙为宜。3岁以下建议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3-6岁用豌豆大小。不要被"可吞咽"牙膏误导,任何牙膏都应该在家长下使用,培养孩子吐出泡沫的习惯。
当孩子六龄齿(恒磨牙)完全萌出后,通常6-8岁时,建议做窝沟封闭。这项技术不用磨牙,只是把后牙凹凸不平的沟隙用树脂填平,能有效预防60%以上的龋齿发生。整个过程,孩子接受度高。
活泼好动的孩子常会发生牙外伤。如果整颗牙脱落,要立即找到牙齿捏住牙冠(不要碰牙根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,30分钟内赶到医院还有再植可能。如果是乳牙脱落,切忌强行再植以免伤及恒牙胚。
7岁是次正畸检查的理想时间。此时上下门牙已替换,后牙正在萌出,能早期发现颌骨发育异常。像地包天这类问题,在替牙期通过简单矫治器就能解决,如果拖到恒牙期可能就需要复杂治疗。
提前通过绘本或动画片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,避免使用"打针""痛"等负面词汇。就诊尽量选择简单检查,建立信任后再进行复杂治疗。有些诊所儿童牙科治疗,诊室布置和器械都针对儿童心理设计,能大幅降低孩子的恐惧感。
儿童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共同维护。记住定期检查比治疗更重要,建议每3-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。从小培养的良好护牙习惯,将是孩子受益终身的健康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