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听朋友说"该去洗牙了",但心里总犯嘀咕:每天刷牙挺认真,干嘛还要花钱洗牙?直到上周牙医指着我的牙结石照片说:"再拖下去就要牙龈萎缩了",这才意识到洗牙真不是智商税。
其实我们的牙齿就像茶杯,天天用都会结茶垢。刷牙顶多算日常冲洗,而洗牙才是深度清洁。特别是牙缝和牙龈底下这些"卫生死角",藏着大量牙菌斑和结石,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口臭、牙龈出血,的还会导致牙齿松动。
次洗牙的人多少有点紧张,其实整个过程完全。牙医会用超声波仪器轻轻震动牙面,那个小探头碰到结石时会发出"滋滋"声,看着黑黄的牙结石一块块掉下来特别解压。全程大概30-40分钟,结束后舌头舔牙齿会有种陌生的光滑感。
不过要注意,如果牙龈已经有炎症,洗牙时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。这就像给发炎的伤口消毒,短暂的不适换来的是牙龈健康。我第二次洗牙时就几乎没感觉了,因为牙龈状况已经好转很多。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是牙结石把牙缝填满了,清除后当然会觉得缝隙明显。这就好比摘掉戴久的戒指,手指看起来会变细是一个道理。
误区二:洗牙损伤牙釉质
正规机构的超声波洗牙只会震碎结石,对牙釉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。倒是不洗牙导致的牙龈萎缩,才会真正让牙根暴露。
误区三:洗完牙立马就能美白
洗牙主要清除的是牙结石和色素沉积,对牙齿本身的颜色改变有限。想要明显美白,需要配合其他项目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条,建议尽快预约洗牙: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;牙面有黄色或褐色沉积;长期抽烟喝咖啡;戴牙套超过半年;或是已经超过一年没洗过牙。
记得我有个同事总抱怨口臭问题,用了各种漱口水都不管用。结果洗完牙第二天,她就说"你早上是不是换牙膏了"。其实80%的口臭都来源于口腔内的细菌,洗牙才是治本的方法。
刚洗完牙的1-2天,牙齿可能会有点敏感。这时候要避开过冷过热的食物,用温水刷牙更舒服。建议使用感牙膏,我亲自试过某品牌的蓝管牙膏,确实能缓解酸软感。
重点是要改变日常清洁习惯:学会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刷牙时注意牙龈边缘的清洁。牙医教我的巴氏刷牙法真的很管用——把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颤就能有效清除牙菌斑。
洗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,普通人每年1-2次比较合适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齿这个"终身伴侣"更值得好好爱护。下次再有人问"洗牙到底值不值",你可以自信地告诉他:这可能是划算的健康投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