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总觉得后槽牙有个小洞,喝凉水时还会隐隐作痛?八成是蛀牙找上门了。作为在牙齿健康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"过来人",今天就和大家补牙那些事儿——从价格到材料选择,再到你真正该关心的注意事项。
很多人以为不吃糖就不会蛀牙,其实牙菌斑才是罪魁祸首。当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停留超过12小时,细菌就会把它们分解成酸性物质。我见过夸张的是位程序员,每天靠碳酸饮料续命,结果半年时间门牙就出现了黑色虫洞。
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材料:
1. 银汞合金:价格便宜(150-300元/颗),但颜色像金属补丁,现在正规医院基本淘汰了
2. 玻璃:中等价位(200-500元),适合儿童乳牙修补
3. 树脂材料:400-1500元不等,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
上周有位空姐来做门牙修复,我们用的3M纳米树脂,补完根本看不出痕迹,她开心得当天就发了朋友圈。
根据卫健委新指导价(不含挂号费):
• 普通树脂补牙:400-800元/颗
• 进口纳米树脂:800-1500元/颗
• 深龋垫底治疗:加收200-400元
• 嵌体修复:2000-5000元/颗
注意!如果医生告诉你"补牙68元起",那是引流噱头,这个价格可能只包含基础的检查费。
记得次补牙时我也紧张得手心冒汗。其实正规流程很简单:
1. 口扫检查(有些医院会用探针轻敲)
2. 磨除腐质(现在都是操作)
3. 消毒窝洞(能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)
4. 分层填充(光固化灯照时会戴护目镜)
5. 咬合调整(医生会让你咬蓝纸测试)
全程20-40分钟,真正有感觉的环节不超过5分钟。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可能就不是简单补牙能解决的:
• 半夜牙痛到睡不着(可能伤到牙髓)
• 咬合时剧烈疼痛(疑似根尖周炎)
• 牙龈起脓包(需要拍片检查)
上个月有位患者拖到脸都肿了才来就诊,结果本来300块能解决的问题,后花了3000多做根管治疗。
记住"三不要"原则:
1. 2小时内不要进食(树脂完全固化需要时间)
2. 24小时不要用补牙侧咀嚼硬物
3. 不要用牙签剔补牙部位
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小头软毛牙刷,我自己的习惯是每年做一次复查。
1. 早发现早治疗,小洞不补大洞吃苦
2. 医院价格透明,私立机构服务更贴心
3. 保留收费单据(涉及后续)
4. 孕期尽量避开孕早期治疗
5. 糖尿病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
后提醒大家,再好的补牙材料也比不上原生牙齿,每天认真刷牙3分钟,省下的不仅是钱,更是遭罪的功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