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捂着嘴巴喊疼,或者你发现他们牙齿上出现小黑点时,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既心疼又着急?儿童牙齿问题看似小事,却关系着孩子的饮食、发音甚面部发育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关于儿童牙齿治疗的实用知识,帮助家长们少走弯路。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反正要换,不用管",这个观念真的要改改了。乳牙从6岁左右开始替换,到12岁左右才全部换完。如果提前蛀坏脱落,旁边的牙齿会倾斜移位,导致恒牙没地方长,结果就是牙齿排列不整齐。我们诊所就遇到过好几个孩子,因为乳牙早失导致恒牙错位,后期不得不做矫正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靠近牙龈的乳牙要等到10-12岁才换,这些"服役"时间长的牙齿更要保护好。发现蛀牙及时补,别等到孩子疼得睡不着觉才来看医生。
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(约1岁左右)就进行口腔检查。不要等出了问题才找医生,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牙齿发育异常、龋齿早期症状等问题。我们一般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就像给孩子打疫苗一样需要定期进行。
次看牙医主要是让孩子熟悉环境,医生会检查牙齿发育情况,教家长正确的清洁方法。有经验的儿科牙医都懂得如何让孩子放松,可能让孩子坐在家长腿上检查,或者用"数牙齿"的游戏方式完成检查。
这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。对于3岁以下幼儿,建议采用"膝对膝"检查法:家长和医生膝盖相碰,孩子躺在两人腿上。稍大些的孩子可以先做"体验就诊",让他们熟悉器械的声音和操作流程。
如果孩子特别恐惧,可以考虑使用镇静(吸入性镇静),这是目前的镇静方式之一。对于复杂的治疗,也可以在全身麻醉下一次性完成所有治疗,但需要儿科麻醉师配合。
当乳牙蛀坏面积较大,或者做过根管治疗后,我们会建议做个金属预成冠(俗称"小钢牙")。这不是为了美观,而是为了保护剩余牙体,维持咀嚼功能直到正常替换。很多家长担心金属冠会影响恒牙生长,其实它就像个保护套,等到换牙时会连同乳牙一起脱落。
现在也有前牙用的透明冠,可以兼顾美观和功能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做了牙冠更要注意清洁,每天要用牙线清理冠体边缘。
窝沟封闭相当于给牙齿穿上一层防护衣,特别是那些沟壑很深的磨牙。建议在以下时间点做:3-4岁(乳磨牙)、6-7岁(恒磨牙)、11-13岁(第二恒磨牙)。整个过程不磨牙、不打麻药,就是在清洁后的牙齿上涂一层保护材料,然后用特殊灯光照一下让它固化。
不过做了封闭不等于万事大吉,我们接诊过不少做了封闭仍然蛀牙的孩子,都是因为没好好刷牙。封闭剂可能会磨损脱落,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。
很多家长以为要等换完牙才能矫正,其实有些问题越早干预越好。比如"地包天"(反颌)建议3-5岁就开始矫正,用简单的矫治器就能解决。7-9岁是颌骨生长发育高峰期,这个时期矫正事半功倍。
现在的隐形矫治技术也适用于儿童,比如可以自行摘戴的隐形牙套,减少了传统"钢牙"的不适感。但无论哪种方式,都需要孩子和家长的积极配合。
1. 刷牙要到位:建议家长帮孩子刷牙到7-8岁,之后还要。使用含氟牙膏(3岁以下米粒大小,3岁以上豌豆大小),每天少两次。
2. 控制甜食频率:比起吃糖的量,更要注意吃糖的次数。尽量集中在正餐后吃,避免零食不断。
3. 定期涂氟:每3-6个月涂氟一次,能显著降低龋齿发生率。现在还有含氟泡沫、氟化银等更的产品。
孩子的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三方共同维护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早期治疗又比拖到时再治疗更轻松。如果发现孩子牙齿有任何异常,建议尽早到儿童牙科就诊,别因为一时犹豫造成更大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