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颗乳牙冒出头时,许多家长既欣喜又困惑:该什么时候开始刷牙?乳牙蛀了要不要管?这些问题看似简单,却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口腔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科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事。
很多家长认为“乳牙迟早要换,不用太在意”,这可是大错特错。事实上,从宝宝出生后就要用纱布清洁牙龈,颗乳牙萌出后(通常6个月左右)就该用软毛牙刷配合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恒牙的发育,甚影响脸型生长。
美国儿牙协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或晚不超过1岁就要进行牙科检查。早期检查能发现喂养习惯导致的“奶瓶龋”,还能让医生评估牙齿发育情况。千万别等到孩子喊牙疼才就医,那时往往已经需要复杂治疗了。
这是90%家长遇到的难题。试试这些小技巧:让孩子自己挑选卡通牙刷,用“牙齿抓细菌”的故事引导,或者父母和孩子比赛谁刷得更认真。对于3岁以下儿童,家长必须帮助完成刷牙,毕竟孩子的手部协调能力还不足以刷干净每颗牙。
后牙表面的窝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,是龋齿的高发区。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上“防护衣”,整个过程且快速。建议6-7岁封闭恒磨牙(六龄齿),11-13岁封闭第二恒磨牙。这是卫生组织推荐的防龋有效手段,性价比极高。
6-12岁是替牙期,要特别注意:乳牙滞留(恒牙长出乳牙未掉)需及时拔除;新牙位置不正要早期干预;避免舔牙、咬笔等不良习惯。这个阶段每3-6个月就要检查一次,很多牙齿排列问题在换牙期就能早期矫正,事半功倍。
3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电动牙刷,但要选择刷头小、震动温和的款式。不过手动牙刷只要方确(巴氏刷牙法)同样有效,关键是要刷够2分钟。家长可以下载有趣的刷牙计时APP,把刷牙变成亲子游戏。
蛀牙的真正原因是“糖分+时间”。与其完全禁止孩子吃糖(往往更难控制),不如注意:集中时间吃糖比分散吃危害小;吃完及时漱口;选择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。特别要警惕“隐形糖”如果汁、饼干,它们比糖果更易附着牙齿。
儿童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三方共同守护。记住一个黄金原则: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定期检查加上正确护理,才能让孩子拥有伴随一生的健康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