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突然发现牙齿上有个小黑点,用舌尖舔还能感觉到一个小洞,上网一查可能是蛀牙需要补牙。作为一个曾经对牙科诊所充满恐惧的人,今天就想和大家我的真实补牙经历,希望能帮到同样犹豫不决的你。
说实话,躺在牙椅上的时候手心里全是汗。医生看我紧张,笑着说现在的补牙技术和过去完全不同。如果只是浅龋(就是蛀得不深),整个过程就像被蚂蚁轻轻咬了几口,打麻药时的那一下针刺痛感,甚不如打疫苗明显。但如果是深龋接近牙神经,可能会有些酸胀感,不过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麻醉方式。
特别提醒大家:千万别等到牙痛才去补牙!我同事就是扛着不处理,结果从几百块的补牙变成花几千块做根管治疗,遭罪又费钱。
医生当时给我看了三种常见材料:银汞合金、玻璃和树脂。银汞合金便宜但颜色难看,适合后牙;玻璃会释放氟化物防蛀,适合儿童;树脂材料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。后我选了中等价位的树脂材料,用了三年多都没变色。
要注意的是,有些诊所会推荐"纳米树脂"等高价材料,其实普通树脂完全够用。选择时记住这个原则:前牙重美观选树脂,后牙受力大可以选强度更高的材料。
1. 检查环节:医生会用小钩子探查龋洞范围,配合X光片判断深度,我的龋洞在牙缝间,属于中龋程度。
2. 去腐阶段:听着"嗡嗡"的钻头声确实发怵,但其实只有轻微震动感,医生每操作一会儿就让我漱口休息。
3. 填充过程:清理干净后涂上蓝色粘接剂,用光固化灯照射,再把树脂材料一层层填进去,后精细调整咬合。
整个流程40分钟左右,比想象中快得多。
刚补完牙那两天,医生特别叮嘱:
• 2小时内不要吃东西(我偷偷舔了下补牙处,有种奇怪的塑料味)
• 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
•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是正常的,但持续疼痛要立即复诊
• 原来塞牙的地方补完后要用牙线清洁,防止二次蛀牙
• 误区一:"补牙材料会掉"——现在正规诊所的脱落率不到5%,我的牙医说多数是因为患者咬硬物导致的
• 误区二:"补完牙就一劳永逸"——我每年还是会做一次检查,毕竟补牙边缘也可能再蛀
• 误区三:"小洞不用补"——当初黑点只有针尖大,半年就发展成需要嵌体修复
现在的牙科诊所和记忆中完全不同:候诊区有舒缓音乐,治疗椅能看电影分散注意力,医生操作时会不断询问感受。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,花小钱省大钱。如果你也发现牙齿有黑线或敏感,建议尽快检查,越早处理越轻松。
后分享个省钱小技巧:很多口腔诊所都有新客检查,美团上9.9元就能做全口检查,确定要补牙再考虑后续费用,这样试错成本低。希望大家都有一口好牙,吃嘛嘛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