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时,很多家长才后悔没有早点关注牙齿健康。根据新口腔流行病学调查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%,但定期检查的儿童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从小守护孩子的"门面工程"。
"反正乳牙要换,坏了也不用治"——这个观点害了不少孩子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要服役整整10年。它们不仅影响咀嚼发音,还决定着恒牙的萌出轨迹。我们接诊过7岁的小患者,因为乳牙早失导致恒牙异位萌出,后续矫正费用是普通补牙的10倍。
婴幼儿期(0-3岁):出牙前用纱布清洁牙龈,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刷牙。建议1岁前完成牙科检查,就像体检一样建立档案。
学龄前期(3-6岁):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这个阶段可以做窝沟封闭,相当于给牙齿穿上"防弹衣"。很多家长不知道,六龄齿是终身不换的恒牙,6岁左右萌出时就要重点保护。
青少年期(6-18岁):除了常规检查,要特别注意矫正黄金期。上周有个14岁女孩来就诊,如果早两年干预,本可以避免拔牙矫正。
诊室里经常看到挣扎哭闹的孩子,其实恐惧多源于陌生感。建议家长提前做三件事:通过绘本讲解看牙过程,比如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》;玩角色扮演游戏,让孩子用玩具检查"患者"牙齿;就诊尽量选择简单项目,比如涂氟这种操作。
我们诊所近新增了儿童诊疗区,墙面是海底彩绘,牙椅旁放着会吐泡泡的玩具,很多孩子第二次来就主动坐上牙椅。特别提醒家长,不要用"再不听话就带你去拔牙"这样的话制造恐惧。
除了常规的刷牙漱口,有几个细节特别重要:
1. 戒夜奶时间不要晚于1岁半
2. 零食好集中时间吃,避免牙齿整天泡在酸液里
3. 运动时戴防护牙托,每年暑假都会接诊玩滑板摔断门牙的青少年
4. 别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,这比吃糖更容易引发"奶瓶龋"
Q:孩子抗拒刷牙怎么办?
A:试试"三选一"法则:让孩子选牙刷颜色、牙膏口味或刷牙时的背景音乐。2分钟定时沙漏比口头督促更有效。
Q:窝沟封闭能管多久?
A:通常维持2-4年,我们会每半年检查封闭剂留存情况。即使掉了也比没做过强,因为关键的防龋期已经度过。
Q:孩子门牙摔断了怎么应急处理?
A:时间找到断牙,捏住牙冠(别碰牙根),用牛奶或生理盐水浸泡,30分钟内就诊高。
近发现很多网传的"偏方"其实很危险:用醋擦牙美白会腐蚀牙釉质,蜂蜜治溃疡可能加重感染。孩子的牙齿问题没有小事情,建议关注口腔机构的科普账号,我们每月都会更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护牙指南。下次带孩子检查时,不妨问问医生这四个字:"我孩子现在的牙齿年龄是?"这个评估会让你更了解孩子的口腔发育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