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叮今年7岁,妈妈发现他后槽牙上总有黑线,刷牙也刷不掉。牙医检查后说:“这是窝沟开始蛀了,要是早点做窝沟封闭就好了。”类似的情况在门诊几乎每天都会遇到——很多家长直到孩子喊牙疼,才知道有个叫“窝沟封闭”的预防技术。
用手指摸摸孩子后槽牙表面,能感觉到凹凸不平的沟纹,这些“窝沟”比头发丝还细,却容易卡住食物残渣。普通牙刷根本刷不到深处,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蛀牙。窝沟封闭就是用树脂材料把这些沟壑填平,相当于给牙齿做了层透明保护膜。
这项技术早在1960年代就在欧美普及,现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幼儿园都会组织封闭。但二三线城市很多家长还停留在“等牙疼再看牙医”的旧观念里。
1. 3-4岁:乳磨牙完全萌出时。很多家长觉得“乳牙反正要换”,但乳牙蛀坏会影响恒牙发育。 2. 6-7岁:颗恒磨牙(六龄齿)长出。这颗牙终生不换,却容易被忽视。 3. 11-13岁:第二恒磨牙萌出阶段,建议二次防护。
上周有个14岁中学生来就诊,六龄齿已经蛀到牙神经。妈后悔地说:“小时候听说要磨牙不敢做,现在治疗费够做十几次封闭了。”
实际操作只要15分钟/颗牙: 1. 清洁牙面() 2. 涂酸蚀剂(微微发酸,持续10秒) 3. 冲洗吹干(像用吸管喝水的感觉) 4. 涂抹树脂光照固化(类似美甲烤灯)
“就像用橡皮泥填平小水坑。”这是多数孩子的反馈。怕疼的孩子可以选择含氟的流动树脂,连酸蚀步骤都能省略。
医院单颗牙收费80-150元,民营机构150-300元(含检查费)。价格差异主要来自材料: • 传统树脂:性价比高,维持3-5年 • 玻璃:释放氟元素,适合低龄儿童 • 流动树脂:舒适度更高
特别提醒:某些机构用“进口纳米材料”噱头收费翻倍,其实主流材料差异不大。认准正规医疗机构更重要。
Q1 做完能马上吃东西吗? A:建议1小时后再进食,当天避免啃硬糖、冰块。
Q2 会脱落吗?需要复查吗? A:每半年检查一次,脱落率约5%,补做的情况要提前问清。
Q3 成年人不适合做? A:成年人深窝沟也可以做,但35岁以上更建议用嵌体修复。
Q4 和涂氟有什么区别? A:涂氟是整体防护,窝沟封闭是保护“卫生死角”,建议配合使用。
Q5 能报销吗? A:部分地区儿童可报销,具体当地医院。
• 牙齿已经出现蛀洞(需先补牙) • 牙龈肿胀发炎期 • 孩子极度不配合(建议先做行为诱导)
后提醒:窝沟封闭不是一劳永逸!每天仍需正确刷牙,配合牙线清洁。如果看到封闭材料脱落或边缘发黑,要及时复诊。孩子的牙齿健康,永远预防大于治疗。
(本文所述诊疗信息均来自《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指南》,具体以临床检查为准)